君赖臣生理最微,儿能生母泄天机。
“君赖臣生”、“儿能生母”,唐朝李世民最清楚,所以他说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政治辩证。那么在干支五行所组成的命局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还是以实例说明。
壬辰 壬子 甲寅 戊辰
大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
徐乐吾的评语是:“甲木生于仲冬,虽日坐禄支,不致浮泛。而水势太旺,辰土虽能蓄水,喜其戊土透露,辰乃木余气,足以止水托根。谓君赖臣生也。所以早登科甲,翰苑名高,一路火土之运,禄位未可量也”。
分析是:
1.甲木日元自坐于寅,得强根。
2.甲木生于子月,年、月两干壬水旺透。壬水二,子水一,正偏印一共有三个明露,且得令,整个命局印绶过旺也。
3.年支辰与月支子,半三合水局,因天干有壬水透出而引化成功。
如此,我们可直断日主只能是出生于有耕读并重传统的寒儒世家。
4.所幸者,时柱戊辰,而这戊土在时柱,时柱是子女宫、部属宫。是日元甲木之偏财。戊土有泛水归墓、使甲木日元不至于始终被寒气逼人的旺水浸泡。从这里我们看出了这个命局正是“君(甲木日元)赖臣(戊土)生”的特点。
5.结合大运看,癸丑运无生机可言,自不待言。甲寅、乙卯得比劫分担印绶之重。丙辰运起,焕然人生。
又一例: 己巳 戊辰 辛酉 己亥
大运:丁卯、丙寅、乙丑、甲子、癸亥、壬戌、辛酉、庚申
徐乐吾的评语是:“辛生辰月,土虽重叠,春土究属气辟而松。土有余气。亥中甲木逢生。辰酉转辗相生,反助之根源。遥冲巳火,使其不生戊己之土。亦君赖臣生也。其不就书香者,木之元神不透,然喜生化不悖。又运走东北之地,故能武职超群”。
分析:
1.辛金日主自坐于酉,得禄自旺。
2.戊土为日干正印,坐支于辰,居于冠带位。不弱。
3.年干己土坐支于巳为帝旺,时干己土虽然坐支不力,但却有搅浑壬水之嫌。所以这个命局,当也是印多为忌。
4.辰中有辛金偏财,但一不出干,二与日支酉近合而自闭。所以,此造不能如前造那样,以财破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君赖臣生”的典型。
5.大运丁卯、丙寅,财运方,有破印之象,同时也是日主在该读书的年龄不就书香(拿着书就会睡觉)。喜财的命局,一般都不喜欢读书,由于自旺,有比劫帮身分担耗泄重印。所以习武。
6.这个命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支顺生:年巳生月支辰,月支辰生日支酉,日支酉生时支亥。而这亥,正是辛金伤官。从这个意义上去看,使自旺复得旺印生的日主辛金,能有一个畅通耗泄精力之口,从而生机无限。如此,也只能算是“儿能救母”了。当然,也可以变相地看成“君赖臣生”。
总之,古典命籍,按当时的时代主流思想,把五行关系中日元生的五行看成是子女,子女当然是要为自己生财的啦(养儿防饥嘛)。如此,在命局中,若生扶日主的五行(印绶)过旺而成忌神时,自然财星的出现,就是臣子保驾君王之时;在命局中,虽然日主旺,但克制日主的五行(官杀)亦过旺而成为忌神时,自然食伤就成了生母的救星。再有就是从时令气候上看,如甲木日元虽旺,但生于严寒之冬天,急需丙丁火来暖局,而这丙丁,恰是甲木之子女。所以,此时丙丁火所起的作用,就是“儿能生母”的天机暗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