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基础
  子平正诠
  盲派命理
  八字心得
  首页>>八字算命>>例析徐乐吾没有看懂《子平真诠》

例析徐乐吾没有看懂《子平真诠》
发表时间:2015/11/19

例析徐乐吾没有看懂《子平真诠》

在第九章《论用神成败救应》的结尾,徐乐吾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看一下徐乐吾的原文:

 

“辛巳  壬辰  乙亥  壬午

 

此江苏省长陈陶遗造。乙生辰月,日坐长生,用午中丁己,食神生财格也。年透辛金七煞为破格,喜得辰中透壬水,化煞生身,以壬为救应之神也。虽用食神生财而运喜食忌财,则以食能泄秀而财破印也。凡八字多风浪起伏者,大多如此。”

 

大家如果熟悉《子平真诠》,可以先好好阅读一下徐乐吾这一段文字,看看与沈孝瞻的理论距离有多远。徐乐吾分析这个八字的时候,最看重时支午火,午火中藏有丁火和己土,分别是日干乙木的食神与财星,所以徐乐吾就把这个八字定成了食神生财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徐乐吾为这个八字定格的时候,居然用的是日干与时支中的藏干发生作用。然而《子平真诠》第八章《论用神》开篇就说“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从这句不容分说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沈孝瞻认为,八字的格是根据日干与月令地支发生关系确定的。如果自己的理论与沈孝瞻的理论相悖逆到这种地步,那就干脆多写自己的作品算了,徐乐吾干嘛还要为《子平真诠》作注释呢?我真的有些不理解。

 

沈孝瞻在《子平真诠》第十六章《论杂气如何取用》中说:

 

“四墓者,杂气也,何以谓之杂气?以其所藏者多,用神不一,故谓之杂气也。如辰本藏戊,而又为水库,为乙余气,三者俱有,于何取用?然而甚易也,透干会支,取其清者用之,杂而不杂也。

 

何谓透干?如甲生辰月,透戊则用偏财,透癸则用正印,透乙则用月劫是也。何谓会支?如甲生辰月,逢申与子会局,则用水印是也。一透则一用,兼透则兼用,透而又会,则透与会并用。其合而有情者吉,其合而无情者则不吉。”

 

 

 

我们根据沈孝瞻的理论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分析陈陶遗的八字:乙木生在辰月,辰土月令在天干上透出来壬水印星,地支中没有会局,“一透则一用”,所以就用壬水印星为八字组建格局了。这个八字应该归于印格,绝非什么食神生财格。天干上同时透出来七煞辛金,地支由于没有会局,所以就不发动。辛金七煞能不能符合印格八字的需要呢?《子平真诠》第八章《论用神》中说“是以善而顺用之……印喜官煞以相生,劫财以护印”,因此印星喜欢七煞为自己服务。不过印格用七煞有着严格的条件,《子平真诠》第三十五章《论印绶》中说“有用偏官者,偏官本非美物,藉其生印,不得已而用之。故必身重印轻,或身轻印重,有所不足,始为有情。”陈陶遗的八字里面,两个壬水印星通根亥水禄地,辰土也为墓库,所以相当有力量,日主乙木相对于印星来说力量就有所不足了,因此就可以利用辛金七煞为八字格局服务,八字格局成立,层次较高。

 

 

 

徐乐吾在注释《子平真诠》第十一章《论用神纯杂》的时候,举出的例子更是叫人莫名其妙,简直到了驴头不对马嘴的荒唐地步了。《论用神纯杂》一章原文如下:

 

“用神既有变化,则变化之中,遂分纯杂。纯者吉,杂者凶。

 

何谓纯?互用而两相得者是也。如辛生寅月,甲丙并透,财与官相生,两相得也。戊生申月,庚壬并透,财与食相生,两相得也。癸生未月,乙己并透,煞与食相克,相克而得其当,亦两相得也。如此之类,皆用神之纯者。

 

何谓杂?互用而两不相谋者是也。如壬生未月,乙己并透,官与伤相克,两不相谋也。甲生辰月,戊壬并透,印与财相克,亦两不相谋也。如此之类,皆用之杂者也。

 

纯杂之理,不出变化,分而疏之,其理愈明,学命者不可不知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文讲的是月令地支通过透干会支出现多个用神,这多个用神之间有时候搭配合作很好,有时候搭配合作不好,这就是纯杂,对应于命局来说就有吉有凶。徐乐吾列举出了下面两个例子:

 

“甲子  丁卯  己亥  戊辰

 

此杨增新之造也。亥卯会合,年透官星,好在子水财星生官,官生印,而印生身,财官印得纯而不杂也。可惜时上少一点金,及身而止,不免后嗣艰耳。

 

甲子 丁卯 己亥 戊辰

 

身弱官格用印,而且亥卯合解了子卯刑,地支会局当成天干甲木强有力的后盾。子辰合财透劫以解,格局层次比较高。

 

 癸未  甲子  丙戌  辛卯

 

此梁鸿志之造也。月令官星透出,然月令子水,为戌未所包围,而癸未又官坐伤地,丙辛相合,日元之情向财而不向官,各不相谋,似乎夹杂。但细按之,丙火合辛,使财不伤印,印制伤以存官,浊中有清,所以贵也。转辗救应,非细辨不知耳。”

 

这两个例子很巧,月令都是四旺地,地支中藏干只有一个,而且即便是会局出来也是原来的五行,所以不管怎样透干会支都不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神,根本就谈不上多个用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两相得”或“两不相谋”,所以说这样的例子与沈孝瞻的原文绝对是南辕北辙,相差万里。徐乐吾好像故意要作对似的,人家说东,他偏说西,注释像是梦游,让人费解之极。

 

 

 
 
版权所有:江苏易经风水研究分院、宗道堂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站icp备案号: 苏ICP备16002394号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1815139991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宗道堂,QQ:2235221897 微信号:18151399910
联系人:孙老师
咨询热线:
  1815139991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