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之学,包含形法测三个方面,今一分为三,各执一词。究其实,形为体,法和测为用矣。元空之法,源于河洛,历代师徒相传,律禁厉严,几成绝学。其传承路线:黄石公《青囊经》——郭璞《藏书》——丘延翰得天星妙用——太乙真人演为卦例——杨救贫把天星引入玄空学——曾文迪《天玉经》,《青囊序》,《青囊奥语》,《青囊宝照经》,《青囊择日学》——陈希夷——陈传——宋.桑子---元.耶律楚材《插泥剑》、《玉钥匙》---明.刘青田著《玉函通秘》传世。清初无极子《千金訣》——蒋大鸿《地理辨证》,《天元五歌》---民国初期河南道长李虔虚传下谈养吾。而蜀中一派秘而不显,清道光十九年,蜀中传人江源字辉山夫子,本莲池先生心法著《地理元空法鉴》,阐道于蜀,并由门生罗湘刊行于世。直至民国初年方才有四川简州钟氏刻版《玉函通秘》,刊行于蜀。惜其传书不传诀,但也能看出其概貌。今世之大师常见,而谈玄空者,何有师传,更是鲜见。
《玉函通秘》实乃当世之玄空理气最早的版本,乃元空之绝学真传也。原书来源自元朝耶律楚材的《玉钥匙》与《插泥剑》,此书从明至清,都为秘传。其内容大体分为山龙与水龙两大部份,用卦与星两个方面,索变对待交媾与审金龙水口城门与星运卦替两类。目前的玄空飞星与玄空六法,只为其中的冰山一角。及蒋公得传,《地理辩证》引而不发。肆后玄空之名鹊起,而玄空之理法越乱矣。以蒋公为代表的飞星法只是单一的水龙审定方法。山龙之法却只字未提,所以用此法才时验时错。蒋公的另一半并未流传,那就是星卦索变的金龙法。至李虔虚道长传下谈养吾先生,确能道出《玉函通秘》的一半,乃成现在的“玄空六法”,可惜淡氏只言出理论而且也只是水龙单方面的理论,而不能尽得其中玄机。以至于六法实地施行欠度,所以学者或用者还不及沈氏广泛,真是气煞先贤们。《玉函通秘》之法是从先天八卦的索变中来,讲究乾坤生六子,以山泽、风雷、水火对待原理以审金龙,以司马之法以辩两城之门,配以后天九星飞布吊替,以天卦地卦抽爻换象,而另立六十四卦,运用“两仪卦、流行卦、浑天卦”等法则推演些子,配以先天九星三般卦气(坤壬乙诀),以论入穴气息,加形势星体九星进行审定。再加三元二元及五运六气以定年数运程,太岁之法以审吉凶,配三合斗罡三统之法以辨打劫,其中玄妙乃风水学者的梦寐以求之巨著,只是非得师传口授,实难窥穿其中玄机。
家师段绍白先生,字鹤皋,年届80。生于1929年腊月初二日午时,出于旧学之家。自朝鲜战场归来,放弃工作安排,坚持拜师蒋德光先生学习天机玉函和奇门遁甲之学,兼及道家内功和符咒方术,是时蒋师公亦年近古稀矣。家师一生以堪舆为业,有极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蒋德光师公生于纳溪绅良之家,读书二十七年,满腹经纶,而性喜山水。师公年青时际遇泸州候补道邓载云师祖,不惜四百两白银,得阅《玉函通秘》全套抄本,师祖以一月之时限,要求蒋师公抄毕《玉函通秘》全书。据传邓载云师祖为四川道台刘道嬴幕僚六年,得传于刘道台。蒋师公因于民国时期,曾任重庆开县县长,故解放后,为被管制之四类份子,虽身怀绝学而困顿潦倒。余师得传不易,习之更难,手抄笔录,历数十年。师以一年旧学之基础而通玉函,实不易矣。谆谆告诫,当珍之重之!
余于戊子十月,得民国蜀本《玉函通秘》之影印资料,经与师传抄本校对,内容大同而小异,惟其有书而无诀矣。经过两月努力而制成本书,并附杨公《天玉经》和刘丽岩之《地理小补》于后,以共享同好。
时值戊子年冬月朔日玄知子谨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