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是风水堪舆学的权威大纲,为专业风水师必研习之古籍,《葬书》的内容只是阴阳二宅的风水理念指导,并未细化到实际操作。
所谓埋葬,就是为了承接生气(乘通——承),阴阳之气,溢出来就变成了风,再上升就是云,下降就变成雨,再归于地中就是生气,生气在地中行走,挥发而产生万物,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所以父母的骸骨承接了生气,子孙就会得到庇荫。这个活着的人,是生气的聚集,生气凝结成骨骼,人死以后其仍然存在,所以死去的人返纳生气入骨以庇荫其所生的后人。经书说:气感的反应吉凶会影响到后人,西边的铜山崩塌了,东边的铜钟也会自鸣,因锻造铜钟之铜出自铜山。春天树木生发,室内的小米也会发芽。生气行走于地中,它是流动的,因为地上的山峦它会聚集或停止,高明的人能使生气聚集不散,流动的想办法让它停下来,这就是“风水”。
风水的法门,得水最重要,藏风聚气尚在其次,旺盛的生气虽然外溢成风飘行,但它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用,虽然比较稀薄但是葬深一点还是有生气聚集的,经书说:虽然外气成风漂流不定,而土中的生气相对是静止的,就是这个道理。经书说:埋葬深浅得当,承接好生气,好的风水自然就成了。土是生气的母亲,有土才会有生气,生气又是水的母亲,有生气才有水,所以埋葬在缺水干燥的地方应该深葬,埋葬在平坦近水之地要浅埋。经书说,有土就有生气,所以万物生长。平地依地面脉线看龙,山川主要看山体走向,像蛇一般游向东西、或者南北,弯弯曲曲,如同盘踞等待,又如抱物,欲行又止,欲止而深来,几经冲聚,阴阳中和,土厚水深,草木茂盛,如此之穴地,会尊贵如诸侯,富极万金。经书说:山峦到此停了下来,又能聚集生气,则可以化生万物,如此是最好的穴地。好的穴地要平坦宽阔,生气行于地中,所以好的龙脉其贵在有分支,气随土行,龙脉分支终处,生气也同时停止,看龙的方法,要时隐时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