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坐山立向辩证关系正解
风水立向属于龙、穴、砂、水四科峦头功夫后的理气范围,但立向之法,不外有三:一是依龙立向,二是依水立向,三是依砂立向其中,大家介绍的依水立向秘学知识。
一、先辨来龙坐山阴与阳
任何事物均有阴与阳,这是由太极之气“内磨”分为天地二气运动的结果。阴阳二气之精华,散布于万事万物之“万象”,周流于天地间的“太虚”,充满着天地“空间”既万物如此,则以龙而言,通过阴阳二气运动后“生成变化”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以:“直者为木,圆者为金,曲者为水,锐者为火,方者为土”之五行本体,但由于天体运行又将五行本(正)体变为:“贪狼木,巨门土,禄存土,文曲水,廉贞火,武曲金,破军金,左辅土,右弼金”的五行变体。这就是不少行人对峦头辨龙的五行基础。我们对峦头五行本(正)体和变体有了正确认识下面,让我们进入按方位分辨来龙坐山的阴与阳。
经云:“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有人识得阴阳者,何愁大地不相逢”o该经文的最本质意义是点破了风水来龙与拟立坐山的左(旋)阳,右(旋)阴的“雌雄”原理,我们可再从玄空大五行风水立向图(如图)中分析。
在上述立向图中,头脑中先有如下大致概况:
(一)、天地定位原理
“一、九”所属之所为天地定位之乾坤位,即父母位原理,这就是风水天地阴阳不变原理。其中:
1、北者为天,居上元“一”之位,故“一运”为玄空大卦人运之父卦贪狼(贪狼者主人丁)挨星推运。
2、南者为地,居下元之“九”位,故“九运”为玄空大卦人运之母卦右弼(右弼主财源)挨星推运。
(二)、五行归中原理
①、五行归中原理主要包括如下观点。
1、横向归中观点
“一”与左“八”、右“六”随从相加等于“十五”,十者阴土,五者阳土,凡土皆归央立极之数矣(简称风水“上部归中”)。
②、“九”与左“二”、右“四”相加同样等于“十五”,亦归中央(简称风水“下部归中”)。
③、中央立极本位属于五黄(十者黄泉土不取),与左“三”、右“七”随从相加等于“十五”,归中,故“五黄立极”(简称风水中央归中或五黄归中)的中央集权制之意之义理解便透彻矣。
2、纵向归中观点
①五黄归中,上“一”,中“五”,下“九”相加等于“十五”,归中。其中历代以“天尊地卑”为界定,上者为天,“上天一”是皇帝夹“天子”之号令统管四方(八面)的人群,故随从皇帝身边以及各级政府官员均应列入“天龙”事业行列,为“人上人”的称呼。“天龙八部”之名(天子统管八宫部委)源出于此矣。
但是,下者为地,居南九之位,我们从事风水地理之人,整天与地理灵台打交道,属于“下九流”的职业。“上天一”的黄帝为了搞好“下九流”的“一九合十”的和谐相处,定时或不定时对“下九流”的有功人员评选优秀,并对自己最喜欢的或最有本事的地理师傅封称为“地理最大师傅”——即“国师”(国学导师)的雅(尊)称。
②左边纵行中,“三”为中与上“八”下“四”相加等于“十五”,由于左为青龙,故风水学中称青龙部归中。
③右边纵行中,“七”为中,与上“六”下“二”相加等于“十五”,由于七为白虎,故风水学中称白虎部归中。
3、斜向归中观点
①五黄为中,与西北之“六”,东南之“四”相加等于“十五”,由于从“六”到“一”、“八”、“三”至“四”顺行属阳路,故风水学中称之为阳路归中。
②五黄为中,与西南之“二”,东北之“八”,相加等于“十五”,由于从“二”到“九”、“四”、“三”至“八”逆行属于阴路,故风水学中称之为阴路归中。
上述之五行归中(包括横向、纵向、斜向归中)原理,不仅是我国古贤智慧中揭示了天地奥秘的洛书基础,同时证实了地理风水的一个基本事实。即是:天地间的一切万事万物,无论从表面上看来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千差万别,但在其根本(源)上,必须保持着一种“内在合五平衡原理”o这种内在合五平衡原理,正是天地根本之道的奥秘所在了。
因此,风水之学,就是要求人们根据先天河图对待之体与后天洛书流行消长之气机,寻求“内在合五平衡原理”,并由来达到调理和改善人类命运的目的。
(三)、对待合十原理
在图中四正卦与四维卦中,坐向均为合十,即南北合十、东西合十;西北、东南合十,东北、西南合十。
(四)、阴阳齐一对待原理
如果我们把图中单数用阳数表示,偶数用阴数表示,那么围绕着中央的立极“五”数,就可以排列出一种惊奇的一阴一阳的阴阳对错现象。
1、齐一原理
在整个图中,以中央立极之数“五”为中心,任何一直线上的数字相加,都等于“十五”,这就是阐明了洛书中阴阳交媾奥秘中的所谓“齐一”(即统一为一个数15)原理。
2、对待原理
在整个图中,任何数字都是按照一阴一阳的方式来排列着的,这就是所谓一阴一阳的对待格局形式,简称为阴阳对待原理。
3、立极真阴真阳原理
立极之道,是中央五黄之数之位也。每当天地间的一元之生气,通过自身的交合来产生了阴与阳(两仪),又通过阴与阳二气的摩擦运动化生了四象之后,不是完全消失了,而是“隐藏”起来,继续成化为天地间各种生命变化的源泉,正是古贤所云:“四象虚中,而成五位”在这中央立极四象中均“隐藏”着与之相对的阴与阳,合并为八卦九宫了。
再者,由于乾之真阳,坤之真阴,均属无形之气,只有土才有形。而土之下者为黄泉,皆是坤地积阴之气;而土上为清虚,皆乾天积阳之气。在这风水之穴场,此乃乾坤交媾之处,水火风雷山泽,大凡天地之化机皆露于此,这里的“中五之位”,实际上就是象徵了天地阴阳,乾坤交媾之所,各种天地间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于中央而作用的。
(五)、河洛生成原理
河洛生成原理,是指“一六同宗水,二七同道火,三八为朋木,四九为友金(五十同途土)"的风水四大格局。
(六)、廿四山三元卦龙(山)挨星五行原理
天元父母山:子午卯酉,乾坤艮巽;
人元顺子山,寅申巳亥,乙辛丁癸;
地元逆子山:丑未辰戌,甲庚壬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