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吉
择吉,古称“选择”、“涓吉”,民间叫“看日子”、“拣日子”,它是依据一定的方法,针对特定的事件,选择吉利的日时和方位的一种习俗,目的在于趋吉避凶。
择吉是一种传统习俗,是古人依据天文地理将人世间的各种活动归纳总结出其行动的最佳时空点。其具体方法是,以干支历法为基础,附注以八卦、九星、二十八宿、十二直、六曜、天干、地支、五行,及年、月、日、时各系统的神煞,并结合当事人的生辰八字来进行推算,以判定其所行之事的时间和方位的是否吉祥。
择吉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它渊远流长,深入人心,自然有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请不要将择吉视为“迷信”,择吉是我们民族的习俗(习俗是无谓科学和迷信的),也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保存、发扬并传承下去。
宇宙中的天体运行,有一定的轨迹。以科学的角度来看,「万有引力」说明了物体间皆有磁场,会相互影响。地球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形成四季和潮汐,也产生了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农业模式。
然而,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共同变化之外,对个人而言,还有许多其它的影响力。在不同的年、月、日、时,产生不同的磁场,命理学以刑、冲、克、害、会、合,和种种吉凶神煞,来区分其不同的作用力。择日的目的,就是将时空的因素,带入生命中的各种活动。从事业上的开幕、订契约;喜庆中的订婚、结婚;到健康方面的求医、探病等等。都应该挑选出适合的良辰吉日,避免不祥的日子。
举例而言,在中原八大节 ( 四立、二至、二分 ) 的前一日,称之为「四离绝」,该日诸事不宜。这是因为节气即将改变,天地间的磁场不稳定,相对也会影响到人类的脑波和磁场,所以不建议从事各种重大活动 ( 包含受孕 ) 。
黄道吉日
旧时以星象来推算吉凶,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个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泛指宜于 办事的好日子。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皇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孙宗道QQ2235221897
神煞有年、月、日、时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选择主要是对日的选择,就象算命术一样重视日干,但吉日的选择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观览,综合选择。黄道黑道神煞有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陈。选择术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黄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
历家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凡十二日周而复始观其所值,以定吉凶。每月交节则叠两值日,其法以月建上起建,与斗杓所指相应,如正月建寅,则在寅日上起建,顺行十二辰是也。<<淮南子>>曰:正月建寅,则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戍为成,主小德;亥为收,主大备;子为开,主太阳;丑为闭,主太阴。
《选择守镜》曰:
建为岁君,为元神,为吉凶众神之主帅.可坐不可向,其在山在方,叠吉星则大吉,叠凶星则大凶.
除为四利太阳,小吉.
满为土瘟,为四利丧门,又为天富,小吉.
平为三台,又为土曲,大吉.
定为岁三合,为显星,吉.又为地官符,畜官,次凶.
执为四利之死符,又为小耗,凶.
破为岁破,为大耗,大凶.
危为极富星,为谷将星.为四利龙德,吉.
成为三合,吉.又为飞廉,又为四利白虎,小凶.
收为四利福德,小吉.又为八座,小凶.
开为青龙太阴,为生气华盖,上吉.又为四利吊客,小凶.
闭为病符,凶.
按月建十二神除危定执成开为吉,建满平破收闭为凶.
由来
唐宣宗 年间,有个书生名叫吉日,在学堂念书时认识了个姓陈的小姐,两人十分友好。
到了二十岁,吉日央媒人到陈家说合,陈家见吉日聪明诚实,就欣然答应了。 吉日闻讯后很高兴,对自己的好友黄道说了这件事,并告诉他结婚的日子。黄道说:"不好,这一天刚好皇帝兵马挑美女,你还是带上陈小姐到外边逃几天吧!"吉日不听相劝,照样在这一天办喜事。新娘还未上轿,皇帝兵马见她美貌无比,把新娘子抢走,把吉日打昏在地。 黄道见了非常气愤,冲上去想救回新娘,官兵见有人竟敢要夺回新娘,就把黄道围了起来。黄道拼命和官兵搏斗,救下新娘,自己却因流血过多而死。大家万分悲痛,隆重地安葬了黄道。
几年后,吉日考中了状元,一天,宣宗皇帝又要派兵马到民间选美女,吉日知道后,到金銮殿上阻拦,宣宗大怒,叫武士把吉日推到午门斩首,人们为了纪念吉日保护百姓的功绩,就把他埋在黄道墓旁。
从那以后,百姓办婚事,都到黄道和吉日墓前举行。
后来,由于不便,结婚的人们不再到黄道、吉日的墓前举行婚礼了,就将结婚的日子择为黄道吉日,以示对黄道和吉日的纪念。这就是黄道吉日的由来。
科学释义
用天干、地支记年、月、日、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历法,即是现在仍在用的皇历,多记在《历书》即过去的《皇历》上。 在老《皇历》上,除了干支记日外,同时把日期上又加上了另外12个字并成口诀。即:建满年好黑(黑道),除危定执黄(黄道),成开皆可用(黄道),闭破不能行(黑道)。就这样,人为地把每天划分成“黄道吉日”和“黑道凶日”。
太阳在天图上位移的路径,称为黄道,这是一条波形路径,其中夏至时太阳落在波形曲线的最高点,冬至则座落於最低点。太阳日行一度,每天所在的位置都不同,它所在位置的旁边还有很多星星,太阳与这些星星形成某种局面、影响力,可以影响地球上的人,有时是好的影响,称为吉;有时是坏的影响,称为凶。当太阳走到黄道某个位置上,并与星图形成吉祥影响力时,就是所谓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就是万事皆宜的日子。农民历或称黄历、通胜可以择吉,找结婚、嫁娶、订婚、约会、开张、开市和搬家等黄道吉日。所谓黄黑道是天体中的自然现象,前人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围绕二十八宿星运行、值日,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纯粹的阳历,它只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为依据,完全不考虑月球的变化,月份的设置完全是人为设定的。岁首、每月天数毫无根据,是一种相当糟糕的历法。
中国古代历法采用阴阳合历,比起其他国家所采用的纯阳历或纯阴历都要精准,这是一门科学必备的条件与精神。
中国古代历法还包括日、月、五星的运动,位置的计算;昏、旦中星和时刻的测定;日、月食的预报等等。就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古代的历法就是一种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是古代科学观察和研究的结晶。
宇宙中日、月、星辰的互动,对人可产生什么影响,古今学者都认为,所有的宇宙运动都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地球生命,从而在地球生命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日、月、星的运动中,蕴藏着万物消长的规律,寓含着深奥的物候原理。因此,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离不开日月星的运行,而中国古代的历法正是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时空背景。
历法上的吉凶之说虽然充满迷信色彩,甚至于荒诞无稽,但它包含我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生态等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并蕴藏着人们如何顺应自然的论述。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否认其中蕴含的心理因素。迷信附会和不加分析的批判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今天以科学态度去深入探究它,对阐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应会有所裨益。